美国的中东政策,在七三年石油危机发生以后,逐步加强,而且越来越趋向采取危险的步骤。
为了打击美国偏袒以色列,中东盛产石油各国在七十年代大幅提高油价。从一九七三年到一九八一年的八年期间,原油价格从每桶三美元递增到三十四美元,增了十一倍。美国是世界上工业和军事超级强国,但有一半的用油要靠进口,石油是它的“血液”,中东石油危机对美国打击之深重可以想见,美国中东政策的战略背景也就可以理解。可以毫不夸张地推断,如果当时的石油价格继续上涨,或当时的共产主义势力进一步进入和控制中东,美国一定会不惜一战。就是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美国虽然坚称,其在中东发动的几场战争是为了反恐,但实质上都与该地区的能源问题有关。
然而,中东虽然是目前世界上产油较多的地区,却并非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世界上油藏较丰富的地区。 世界油池”当然也不在苏俄的里海和西伯里亚地区,更不在西非对开海域的沿海地带,而是近在美国前后门的加拿大和委内瑞拉。
既然加委两国是世界油藏较富的国家,为什么美国要从中东购买其大部份进口石油呢?原因是加委两国的油藏,大部份都是包含在沥青和油页岩砂石中的粘稠“重油”(HEAVYOIL),不但开采困难,而且提炼成本高昂,目前还缺乏大量钻取的经济价值。
据估计,委内瑞拉所蕴藏的重油总量约一万二千亿桶,加拿大的藏量更大,约在一万六千亿到二万五个亿桶之间。以目前的提炼技术,其石油提取率很低,约在百分之五到十之间。但据专家的乐观估计,随着科技的进展,其提取率可提高到百分之廿五,开采成本也会降低。这就意味着加委两国的实际油藏可达六千亿桶,几乎和目前中东地区的全部石油藏量相等。特别是加拿大,必将成为未来的石油超级强国。
当然,问题不但在于重油开采困难,回收率低,在提炼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也特别高,对环保破怀性大。所以生产成本可能永远也不会低于中东石油。可是加委两国的油藏对美国来说有几个重大的优点。在地理位置上,它近在“门边”,运输成本很低。在政治上,加委两国比中东国家要稳固和可靠得多,特别是加国,与美国国界相连, 同种同文”。而且,由于美国国内的油源逐年枯竭,但耗用量却逐年激增,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中东石油在全球各国的大量需求之下藏量也快速萎缩。几乎“原封不动”的加委两国重油资源的重要性和“独占性”也因此逐年增强。如果一旦中东发生任何变动而导致石油供应和输出的严重受阻,美国就只能有赖于美洲的重油了。美国目前每年燃烧石油约七十亿桶,其中三十五亿桶要靠进口输入。美国本土的全部油产,包括计划动工的阿斯加油田在内,估计只有四百亿桶,大约仅供六年之用。所以毫无选择余地,迟早要从加委两国输入石油。也不管美国愿意与否,必须及早大幅投资、研究和改进重油的提炼技术。
事实上,自从一九七零年开始,重油开采和提炼技术已有多种改进和重要突破。诸如以太空卫星测定油藏位置和矿源深度,以高温蒸气注入地下稀释重油,使其变成流液,以普通原油混和重油使在油管内顺利运送等。这些技术改进,已使开采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
在高科技研究工作上的巨额投资,也是一个重要突破点。目前,估计仅增加二十万桶的重油产量,就要投入价值三十亿元的研究设备。如果要使委内瑞拉或加拿大石油产量提高到
沙地阿拉伯目前的产量水准,美国较少要投资一千亿元。问题是美国除此之外,有无选择余地。
美国是到了在石油能源政策上为不远的未来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候了。如果中东再发生一次像三十年前那样的石油危机,如果再等三十年或五十年,当中东的石油资源逐渐枯竭之时再考虑这一问题,美国可能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总有一天,开采和提炼加拿大重油的昂贵成本会变得十分“便宜”。加拿大迟早会变成一个像今日沙地阿拉伯那样的超级石油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