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省面积 1,667,926 平方公里,相当于 3 个法国和 5 个日本的国土面积。
魁省境内有超过 1 百万个湖泊、河流和溪流。较有名的是起源于 5 大湖的圣劳伦斯河,从西至东穿越魁省全境注入大西洋,总长 1200 公里,河道较宽阔的地方达 65 公里。
魁省位于北纬 15 度区域。在南部,沿圣劳伦斯河畔居住了占魁省 80%的人口。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偏北的气候转寒,植物主要是松树林。北部地区的气候类似北极圈。
联邦国家的建立
1837 年,加拿大爆发小规模武装起义,迫使英当局进行改革。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发展。运河的开挖、铁路的修筑使东部各孤立地区的经济联成了一体。并开始向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移民,19 世纪 50-60 年代,加拿大在英国的支持下进入谋求联合和争取自治的时期,
1867 年英国议会通过《英属北美法》,由上、下加拿大和新斯科舍和新不伦陆克联合成立了联邦制国家加拿大自治领。此间,加全大形成两大政党:保守党和自由党,1870 年加拿大自治领以 30 万英镑和部分土地为代价从英国手中取得西部、西北部的土地所有权,先后建立了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艾伯塔省和西北地区、育空地区。1871 年和 1873 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爱德华王子岛加入联邦。至此,除纽芬兰外,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半个北美大陆已统一于加拿大自治领中,1880 年英国政府将北极群岛交给加拿大。
近代发展时期
19 世纪未到 20 世纪初,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建成,以铁路为主的全国交通运辅网开始形成。大批移民西进,大片土地被开垦,农场数目激增,西部草原成为世界较大谷仓之一。新的矿产资源接连被发现,采矿、电力、钢铁、铁路设备、农业机械等近代工业部门发展。一批新城市出现,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成为全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加拿大资本主义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均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对加拿大的控制。1931 年,加拿大在英联邦内获完全独立。1949 年英国将纽芬兰岛移交给加拿大。1949 年,加拿大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战后,加拿大经济迅速发展,1970 年按入口平均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 3 位。1976年以来,参加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首脑会议,成为西方七大国中的一员。1982 年,《加拿大宪法法案》取代《英属北美法》,成为加拿大宪法。